超短裙是誰發明的,您肯定會想到外國人,是她們穿火了才傳到中國來的。
我如果說中國人在500年前就穿5-7寸的超短裙您會相信嗎?而這超短裙一直穿到現在,您肯定會搖頭了...
但這超短裙一族確實是存在的,這些人就是生活在黔東南地區的“短裙苗族”,她們在500年前就開始引領時尚了,只是藏在深山中,不僅無法把形象傳遞出來,就是這短裙信息也很少有人知道。
代代相傳的短裙苗不僅會因裙子“短”耀你的眼,還會因裙裝的“錦”讓你驚艷。
在貴州省雷山縣采訪中有一站是~新橋苗寨(Xinqiao Miao Village)~ ,也就是“天下第一超短裙”的短裙苗族所在地。
剛進寨門迎面走來的姑娘一下子驚艷了我們的鏡頭,看到的不僅裙子的短,而是這服裝也太艷了吧,這不是演出隊的戲服,而是她們節日里穿的民族服裝。
她們都是普通的農家女,她們只是沿襲著幾百年固定的一種服裝模式,即是她們的標識,也是她們的符號,更是幾百年來她們生活狀態的展示。
姑娘們告訴我們,苗族有一百多個分支,按服裝顏色可以分為“白苗”、“黑苗”、“花苗”、“漢苗”等。如果按裙子的長短可以分為“長裙苗”、“中裙苗”、“短裙苗”三種,在短群苗中還有一支更短的“超短裙苗”。
新橋苗寨屬于短裙苗,裙子是長5-7寸的百褶裙,平時便裝穿兩條裙子,在節日里盛裝時要穿三四條裙子。裙子里面穿窄腿長褲或打綁腿,裙子外面罩有花圍腰和花彩帶。
苗族人勤勞手巧,在女孩兒還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要給她們縫制盛裝衣裙,除繡花絲線和襯底用的綢緞外,完全使用自己種的棉花,自己紡成的紗、自己織成的布,在自己用天然染料染布上精心繡制。
苗族過去沒有文字,但服飾上繡滿了他們的歷史、圖騰以及美好的的向往,他們把歷史穿在了身上。
除了衣服她們的圍腰布也非常講究,繡有精巧鮮活的魚、蟲、花、草等圖案,成為服裝中最文化的一部分。
苗族人對銀飾情有獨鐘,這主要是歷史上他們的多次遷徙,居無定所,不得不把財產帶在身上,久而久之,這些銀飾財產成了她們展示自己財富與審美的直接印象。
這些銀飾有銀核,銀花鬢夾,銀耳環,銀項圈,銀手鐲等,據說一套使用純銀打造的完整苗族銀飾要十多萬元,不過戴在身上也夠重的了。
關于“短裙苗”還有很多傳說,說古代的這里的苗族不但身穿短裙,而里面還不著內褲,短裙只為遮羞,稍有不慎就會春光外泄...
還說這種穿法就是為了激勵男人勞作,在田間農忙時,女人在田里站在前面,男人在后面彎腰勞作,女人的私密春光就會若隱若現了,女人前面走,男人一路緊追,活很快干完了...
哈哈,這場景可以幻想一下,不過我怎么想起馬頭前掛一束草,據說馬跑的也快了...
雖然很多資料這么寫,但我還是覺得這是笑談或為了提升短裙苗的文化內涵,有意為之,真實的歷史未必這樣。
不僅苗族其實幾乎所有民族服飾的產生都有其歷史淵源,有時代的背景,也有身處環境的依托和因由??上覀兊拿袼讓W研究很滯后,而苗族的文化又因為沒有文字,只能口口相傳,一旦中間出現了斷檔,其歷史的文化佐證也就沿襲不上了。
在新橋苗寨還有一處非常值得研究和史料價值極高的水中糧倉。這個比較另類的糧倉建在了村寨的最好位置,目前保存了47座仍在使用的古糧倉。
自古以來糧食都是人命,是“財產”中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糧。
由于苗寨房屋和吊腳樓都是木質結構,彼此挨得又非常近,一旦發生火災,就會火燒連營,全村不保。所以在云貴一帶少數民族村寨,都把糧食和居住地分開。
把糧食單獨存放,使其遠離風險,是人們有過慘痛經驗后的沒齒教訓。
我走過幾十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村寨,也看過無數的糧倉,但一般都建在村外的荒地上,個別有大膽的建在溪水邊。而像新橋這樣把村寨最好的位置用來集中建糧倉,還做成水中糧倉確是第一次看到。
在云貴大山里,人們惜地如金,往往寧可自己住在坡上,也不占用一寸可以耕種的土地,所以當我看到這些整齊劃一,奢侈而又霸氣的占住最好的位置糧倉時第一個感覺就是這里的人歷史上一定有過慘痛的教訓。由于痛,所以要堅決改變,使其糧食的保存一勞永逸,不再為人所憂。
水上糧倉可以防火、防鼠、防蟲蟻危害,由于集中存放還可以防盜。糧倉下的水塘還可以養魚、養鴨鵝,還可以洗菜、洗魚,一舉多得。
水中糧倉雖然犧牲了一塊好田地,但換來了全村的一勞永逸和田間勞作時的安心,夜晚睡覺時的寧靜。
糧食的保證就是日子的保證,有了好日子就要好好享受生活,于是浪漫與新潮應運而生,是否是短裙苗誕生的前奏和基礎呢?
我有點想多了,或許短裙苗與水中糧倉八竿子打不著,沒有任何連帶關系。但一個不缺糧的民族就是智慧的民族,也是有更高生活標準的民族,為短裙苗點贊!